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从坦克、舰载机、歼击机到无人智能和反无人装备,从网电作战等新型力量装备组团亮相到高超声速武器集体展示……阅兵场上,一系列国产化受阅装备令人振奋,反映出我军装备的迭代速度,也勾勒出一幅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画卷。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当前,世界各国军事实力的较量,从深层次看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较量,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的较量。科技自立自强,始终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打赢未来战争的必经之路。
——向科技自立自强要战斗力,要求我们必须“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曾经,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我国科技工作者依靠自己的力量,仅用近10年时间就创造了原子弹爆炸的奇迹,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国际地位。自力更生,成为科技强国、科技强军的有力支撑。如今,环顾阅兵场上的参阅武器装备,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从新一代陆战装备“100坦克”,到“20家族”领衔的国产全谱系航空装备受阅梯队,再到配装新型国产发动机的“运-20B”运输机,无不体现出我国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
——向科技自立自强要战斗力,离不开人才,特别是创新拔尖人才的支撑。“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美国人曾经评价钱学森“一个人可以顶5个师”。今天,亮相阅兵场的装备背后,是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年轻科研团队。据悉,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等军工企业中,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占比已超过50%,他们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生动局面启示我们,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必须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曾经,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本质上是高端人才供给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围绕国家安全所需技术和大国竞争关键领域强化人才布局,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
——向科技自立自强要战斗力,需要精准对接未来战场,紧盯颠覆性技术发展打造更多制胜“铁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日新月异,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发展。阅兵场上接连亮相的“光之利刃”“闪击重锤”“点穴利器”“战略王牌”,让很多“军迷”惊呼自己已变“军盲”。由此可见,战场需要什么,自主创新的方向就对准哪里。面向未来战场,只要始终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加强前瞻谋划设计和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就能形成独特的军事科技优势,在新征程上赢得主动,保障军事发展主动权、未来战争制胜权。
唯创新者胜,唯自立者强。阅兵场上的装备方队渐行渐远,但科技强军的征程仍在继续。“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在强军新征程上,只要我们不畏艰险、奋勇攀登,就一定能抢占世界军事科技竞争战略制高点,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强军兴军提供坚实支撑。
责编:袁敏
一审:袁敏
二审:蒲书琴
三审:彭慧娟
来源:解放军报
时政微观察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刻揭示新时代发展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二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全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